10811月號 道 法 法 訊 (331)

DEEP & FAR

 

 

美國案例析(八之二)

 

蔡馭理 專利師

臺灣大學電機學士

臺灣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碩士

美國新罕布什大學法律學院智權法碩士

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

美國專利代理人考試及格

大陸專利代理人

 

案例八之二:Cartoon Network v. CSC Holdings 536 F.3d 121 (2nd Cir. 2008)

 

1.         Copyright: Reproduction, Transmission

1.2    案例解析:Cartoon Network v. CSC Holdings 536 F.3d 121 (2nd Cir. 2008).

1.2.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案件說明(Caption)

原告-反訴被告及被上訴人

(Plaintiffs/Counterclaim Defendants, Appellees)

The Cartoon Network L.P., L.L.L.P. and Cable News Network

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. et. al. [Content providers]

被告-反訴/第三人原告及上訴人

(Defendants/Counterclaim Plaintiffs/Third-party Plaintiffs, Appellants)

CSC Holdings, Inc. and Cablevision Systems Corp.

第三人被告及被上訴人

(Third-party Defendants, Appellees)

Turner Broadcasting systems, Inc. et. al.

法院

Second Circuit

年度

2008

索引編號

536 F.3d 121

 

1.2.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事實(Fact)

2006年三月,被告Cablevision(有線電視系統的經營者)宣布它的新系統「遠端儲存DVR系統(Remote Storage DVR System, RS-DVR)」。如同所設計的RS-DVR 允許Cablevision的顧客即使沒有獨立的DVR也可以在Cablevision於遠端建制維護的中央硬體驅動程式上記錄有線電視節目。RS-DVR的使用者只須要使用遠端控制和配備RS-DVR軟體的標準有線機上盒,就可以透過他們的家庭電視組接收那些節目的回放(playback)Cablevision告知它的內容提供者,包括原告,它計畫提供RS-DVR,但是它並沒有向內容提供者尋求授權營運和販賣RS-DVR。原告(擁有許多電影和電視節目的著作權)控告Cablevision,請求確認Cablevision侵權及禁制令救濟。原告指稱Cablevision提出的RS-DVR 營運方式會直接侵害他們的排他權,包括對他們著作的重製和公開表演權。原告只主張直接侵權而非輔助侵權(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),被告放棄了他們關於合理使用的爭辯。1

在傳輸過程的一開始Cablevision收集許多電視頻道的內容,形成一個單一串流。概括而言,此串流被實時處理並傳輸給Cablevision的客戶。因此,如果一個Cartoon Network的節目被排定在禮拜一晚上八點,Cartoon Network在那時會傳輸該節目的資料給Cablevision和國內各地的其他有線電視公司,而有線電視公司立即再傳輸資料給註冊該頻到的客戶。在新的RS-DVR系統,此單一資料串流被分成兩個串流。第一個串流如同以往被立即路由到客戶。第二串流流入一個叫做寬頻媒體路由器(Broadband Media Router, BMR)的裝置。BMR將資料串流緩衝,重新格式化,並傳送到Arroyo Server(其係由兩個資料緩衝器和許多高效能硬碟所構成)。所有的資料串流移動到第一緩衝器(primary ingest buffer),此時伺服器自動詢問是否有任何客戶想要記錄該節目。如果客戶要求特定的節目,該節目的資料從第一緩衝器移動到第二緩衝器內,然後到分配給該客戶的硬碟部分。當新資料流進第一緩衝器,他們複寫在緩衝器上既有的資料。在任何時候,第一緩衝器保留每一個頻道節目的資料都不超過0.1。因此,每十分之一秒,在此緩衝器的資料會自動被清除和取代。在任何時候,BMR保留節目不超過1.2秒。雖然RS-DVR 的操作中,緩衝發生在任何時候,但在沒有收到個別用戶的請求時,只有BMR緩衝器和第一緩衝器被使用。2

 

1Cartoon Network LP, LLLP v. CSC Holdings, Inc., 536 F.3d 121, 124 (2d Cir. 2008).

2Id. at 124-25.